«

»

【親歷疫情】張武宜 走過肺炎幽谷——平凡的人,給我最多感動

張武宜 2013年哲學博士畢業 江漢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看吶文化藝術總監

2020年的暮冬初春,武漢,這座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位置的城市,在過去的兩個月,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儘管其中充滿悲情。

我和父親是這700萬留守城中的武漢人。1月29日,我和父親發現身體有不適,一查體溫,37度5左右,正常範圍上下,在家吃了點簡單中成藥。2月3日,我們倆去了醫院發熱門診,CT結果出來,均有肺部感染。醫生開了三種藥,「回家休息治療吧」。醫生說的「輕描淡寫」,我們也就沒有特別在意。現在回想,很有可能,醫生其實有無奈,那個時間,醫院是一(病)床難求。父親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2月7日,我們得到了一張床位。我和父親屬於家庭交叉感染,我得以和父親住進同一間病房。這次早期武漢病床告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因為屬於傳染疾病,重病患者只能一個人一間病房。醫院很大,容納的患者卻極為有限。

父親和我的治療非常順利,住院14天後,我們順利出院,回家隔離、休息、療養。

2月21日出院,這張照片是2月27日拍攝的,顯示父親和我恢復良好。尤其是父親,出院前大夫看到父親的CT片,連說:神奇!

關於武漢的故事,傳統媒體到自媒體,以及各個社交平台,均有大量報導。這裡紀錄的,只是身處其中,我遇到的那個人。他普普通通,但,平凡的人,給我最多感動。

武漢封城之後,前線醫院很早就實施了嚴格的進出管理制度,我和父親的吃喝拉撒以及醫療診治,均由醫院負責,未經允許不得離開病房。

剛入院,父親遇到的第一個難關是如廁問題。病房內的洗手間,配備的是蹲式馬桶。剛入院的父親,一直處於吸氧狀態,氧氣罩一拿開,血氧指數直往下降。同時,蹲式馬桶如廁,極容易引起呼吸困難。我們急需一個坐便凳,醫院內部及周邊商店絕大部分已經關閉,而我們又不得離開病房。朋友告知,「餓了嗎」網絡平台的「跑腿」業務也許可以代購。無數次下單後,終於,有一個跑腿小哥接單了。後來得知,他叫肖宏新。宏新熟悉醫院周邊的商業生態,很快,就幫我們買到了急需的坐便凳。父親有嚴重的糖尿病,醫院三餐,非常時期不可能提供專為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服務。又是宏新,幫我們東奔西走,找來合適的即食的瓜果,比如黃瓜、胡蘿蔔、草莓,有時也會帶幾個餐館剛剛出爐的小炒等。

我和宏新有加微信,但至今沒見過面,購買的東西都是通過護士站轉交。有一天,看到一篇快遞小哥的報道,我轉發給他,再次表示感謝,他很快回復道:「我所做的都是應該做的,我也有親人在一線醫護崗位上堅守職責,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會戰勝病毒的」。宏新的回復,看似經過訓練之語,在那個時刻,他脫口而出,我以為,確是內心真實所想。

跑腿小哥買来的瓜果,我洗净用鹽水泡了消毒,醫院條件有限,只能這樣補充維生素。

據我所瞭解,宏新是我所住院的那一帶,僅有的兩位提供跑腿代購服務的工作人員,非常時期,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為周邊市民提供服務。

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跑腿小哥,是市民對他們親切的暱稱。他們是城市的「潤滑劑」,「搭一個手」,生活就便利許多。朋友說,不,他們豈止是「潤滑劑」,他們和眾多的一線醫護人員一樣,築起了公眾的生命線。

這張圖片,是14天住院,我可以看到的外面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