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璧君(2001年本科畢業)無國界醫生(香港)傳訊經理

我不是醫生、護士,也不是工程或水利衛生專家,去伊波拉疫區,找死嗎?

在塞拉利昂逗留十三天,返港後曾有記者問我「驚唔驚」?說「唔驚」,是騙你的。就連具戰地經驗的外國記者在塞拉利昂採訪時都跟我說,那種恐懼,跟在戰場上的,不相伯仲,只是聽不見炮火聲,看不到子彈炮轟痕跡,但人人活在惶恐下。

但 是驚,要驚得有理由,要了解這是一種甚麼樣的病毒、如何傳播、如何避免。盲目不知就裡、只因看黃秋生主演的《伊波拉病毒》而驚(又或莽撞、心口掛個勇字地 唔驚),是無補於事,甚或只有反效果。適當的驚,能令人提高警覺。前往塞拉利昂前,我先到無國界醫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救援行動中心聽簡報,我慣性地抬著 下巴邊聽邊筆錄,負責緊急救援行動的同事劈頭便說︰「記著,到了那裡不要摸臉。」因為伊波拉病毒是經體液傳播(與感冒或沙士經空氣傳播不同),包括汗、血 液和排泄物,若你雙手接觸患者的體液或者碰過沾染了患者體液的東西,即使你的手指只有一個微細傷口,病毒也可循此進入身體,而眼、鼻、口的黏膜是病毒進入 身體另一途徑,所以,揉眼、咬筆、咬手指、搣手皮等等平時不為意的小動作或壞習慣,一律大忌。

我工作的項目地點叫凱拉洪,位於塞拉利昂東部 邊境地區,是今次爆發的重災區之一。我們的治療中心共有80張病床,曾一度有多達83名病人,那可說是當時全球接收最多伊波拉病人的治療中心 ,不過兩星期後已被我們另一個重災區、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新開設的治療中心所趕過,該治療中心有120張病床,並不斷擴建中,由此可見當地病人之需求有 多龐大。

治療中心內分為高風險區和低風險區,高風險區包括病人分流區,以及讓疑似、高度疑似和確診病人棲身的帳篷,確保交叉感染的機會減到 最低;任何人要進入或離開低風險區,都要先用不同濃度的氯化水洗手和噴灑鞋底;只有經批准的工作人員才可進入高風險區,並必須嚴格依照程序穿上全套保護衣 物;高風險區內所有物品「有入無出」,確保不會把病毒帶離高風險區。即使在辦公室、平時生活起居,也十分小心,入屋前用氯化水洗手,不與任何人有身體接 觸,打招呼只揚手say hi不握手,樽裝水、罐裝汽水都會先用氯化水浸過樽身和罐身才開蓋飲用。打開雪櫃,撲鼻而來一陣漂白水味,頓感安全。從未如此那麼愛那刺鼻的氣味,有點變 態。正如我們的出血熱(伊波拉是出血熱的一種)專家說,「魔鬼就在細節」,要避免受感染和疫情擴散,這些細節均要一絲不苟。

由於我的工作崗位性質不是非入高風險區不可,因此我在治療中心內的活動範圍僅限於低風險區,每天向不同傳媒基本介紹治療中心運作和採訪時注意事項、安全守則,還有帶他們見我們的病人。

無 錯,我是可以看到伊波拉病人的,甚至可以和他們隔空談話,有時有講有笑,但絕對no body touch。高風險區與低風險是由兩層網狀膠圍欄分開,中間隔著約1.5至2米的距離。身體狀況較好的病人,都愛走到帳篷外乘涼、談天、聽收音機。可以 說,我是隊中較幸運的一個,因為我看到的病人都已情況較佳、進展良好,甚至是康復可出院的病人。但隊友們每天在高風險區的帳篷內面對,則是伊波拉疫症最黑 暗的一面。他們照顧的,都是情況很差、甚至奄奄一息的病人,負責水利衛生的隊友們更要負責處理病人遺體。

伊波拉病毒的死亡率可達九成,真正 九死一生,雖然在支援性治療下,我們治療中心的死亡率降至約六成,但相比很多疾病,仍然很高。作為醫護人員,看著這麼多病人回天乏術,能做到的又很有限, 心裡絕不好受,他們唯有盡量多與他們有眼神接觸(隔著防護眼罩),甚至與他們每一個都有些身體接觸(隔著保護衣),因為無人願意靠近他們半步。

有 一晚,我和一位醫生隊友談及一對母女病人Jattu和Rosaline,應快將出院。她說,有一次當她走進病人帳幕,入面五個病人都已情況很差,心裡很是 難受。當她再往前走,卻看到兩歲大的 Rosaline笑著向她揮手,她立即暗叫了一聲「多謝」,令她得以撐下去,繼續那一天的工作。

就在 我離開凱拉洪那一天,我回到醫療中心跟隊友們說再見,甫下車,便聽到有人大叫我的名字,原來是Jattu。只見她站在專為出院病人提供心理輔導的帳篷外, 揮著手、興奮的跳起大叫︰「我們今天出院了!I’m free!」心裡著實為她母女倆感到高興。每一個病人康復出院,都是給團隊上下最好的禮物。

由 塞拉利昂返到香港超過一個月,伊波拉的21日潛伏期早已過(註︰潛伏期期間,若沒有伊波拉病徵,便沒有傳染性,可過正常生活,不用被隔離),我可以肯肯定 地說︰「I am Ebola free.」但對在疫區上數以十萬計的人民來說,要Ebola free、不再受伊波拉的威脅,對不起,動筆之時,還是那麼遙遠的事……回港後只見疫情愈演愈烈,隊友們繼續在前線日以繼夜地工作,病人多到不勝負荷,病 床加完又加仍然不夠,甚至要有專人在治療中心門口負責拒收病人,而國際社會、尤其是有能力的大國,不是視若無睹,便是施以的援助少得不成比例,直至最近才 有較積極的回應。但願這些回應和承諾不是空話,盡快變成實際行動,遏止疫情。

Contact Us
Not readable? Change text.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