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景熙 (2014 年新聞學文學碩士畢業) 現職企業傳訊及公共事務

想起去年十月婚禮的籌備過程,尤其是最後數月的「衝刺期」,踏入人生新階段固然欣喜,但香港人正經歷異常艱鉅的時刻,每逢周末都驚心動魄,要在沈重的心情中同時籌備婚禮,確是倍感困難。感謝學院邀請撰文,向校友分享我和新傳同屆同學的太太施芷君在過程中乃至「Big Day」的過程,亦為時代留下片言隻語。(從現在來看,新冠肺炎尚未出現,完全是「低處未算低」)

教堂行禮 – 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我們原定在灣仔循道衛理香港堂行禮,並計劃預約旅遊巴接載親友,來往灣仔及沙田(晚宴在沙田舉行)。一看十月初的日程表,市民有意在距離不遠的金鐘添馬公園舉行集會,當時距離Big Day只有約廿多日,我們還要預留時間通知親友和支援團隊,很快要做決定:留在原定教堂,還是「轉場」,改到同一教會九龍區的教堂行禮?

當時帖已印好,亦已通知部分親友,如果臨時更改地點(連帶時間也有影響),會否造成混亂,有親友錯過婚禮?而且當時的集會模式是「Be Water」,其集合的時間、地點、主題和形式等,會按形勢而隨時變動,當日的集會有可能取消,即使我們換了地點,也不保證不會遇上其他臨時舉行的公眾集會,「以不變應萬變」確有一定理據。

但萬一集會如期舉行?考慮到當時的社會形勢,一旦出現衝突或預計出現大型衝突,甚至出現催淚彈,我們難以透過公共交通工具即時疏散親友,尤其是長者,最終因安全理由而啟動「Plan B」,改到九龍的教堂行禮。我們也立即人手改邀請卡,再以WhatsApp和其他社交媒體通知親友,確保他們接獲最新資訊。

以防萬一,我們還特意準備「Plan C」,去信入境事務處,查詢一旦改在酒店以律師證婚,要在多少天前入紙申請(由神職人員改為律師,最後獲告知是數個工作天前),必要時改由律師在擺酒前證婚。

「Big Day」安排專車接送 時刻關注形勢

幸好,下午在教堂舉行的婚禮順利完成,當晚我們在沙田擺酒,由於親友來自不同地區,我們也花了一點時間設計路線,希望在預算和方便親友之間取得平衡,最後我們預約了一架旅遊巴和一架小巴,分別前往港島(經大老山隧道繞經九龍東)和旺角(有通往各區的深宵交通工具)。此外,當日我們的團隊亦份外留意即時新聞和交通消息,以及早應變。

後記:畢業後曾從事社區服務、傳媒、企業傳訊等不同工作,今次籌辦婚禮,猶如把平生所學都貫注下去,寫電郵到入境處問註冊細節時,就像當年經常「入Q」到政府問回應,「Mon 新聞 」更是生活的一部份;而地點與地點之間的交通安排、路線規劃、物資運送、與vendor的溝通、親友來賓的通知、為突發情況預備「Plan B」,更與大型活動的籌備無異,令人難忘。

Contact Us
Not readable? Change text.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