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萱( 2015年本科畢業)  仁人學社助理創新顧問

考入新傳後,必備指定動作是選實習平台。2011年入學的我,當年只有三個實習平台,《大學線》、Varsity和剛成立了一年的點子創作(Pinpoint)。當時完全對記者這一行沒有興趣的我,毫無懸念的就選了Pinpoint,因為感覺做Social Campaign好像很好玩(誰料到畢業後第一份工就做了政治記者)。

在傳統的香港學制中長大,我對時事的認識停留於考試層面,而所謂對社會議題的議論都不過是為賦新詞。還記得第一次Pinpoint實習的主題,是跟著大一年的師兄師姐做「我買我選擇」,支持小店的社會項目維持了三個月,卻在學期完結後面對項目去留的問題,反倒認識了校外真正開始著不同社會項目的前輩,感覺像是開啟了另一道大門。

結果在大學第一年結束的時候,我和幾個張佬同學們機緣巧合下,發現了某些大超市棄置食物的問題,當時垃圾房垃圾袋中的麵包香氣深深的震撼了我們,說著「既然我正在學習如何傳播,為何不趁這些機會向大家告訴我們發現了甚麼,並嘗試改變它?」與同學們創辦了組織「豐剩」,上過各大媒體(你知道的傳媒要找到我們絕不困難),亦榮幸透過Pinpoint平台我們走多了很多步,結果贏了當時才第六屆的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獲得獎金廿多萬。

2012年討論或幫助社企的風氣不如現在興盛,至少我們是拿了獎才去研究到底甚麼是社會企業,然後才發現我們所做的東西,有人鼓掌,但沒有人會掏錢「埋單」。幸運並沒有繼續降臨於我們身上,開始一間企業不易,做企業兼顧社會利益更不易,初出茅蘆大學生做社企非常不易,於是我們告別人文館時也同時算是告別這個我們開始的組織。

當時的我是心有不忿的,但卻又同時清楚自己的「好傻好天真」,記者就成為了一條我認為快速可以認識世事的路。我是做政治版的,不知道是幸或不幸,剛好經歷了佔領過後至2017特首選舉的年份,所有香港的選舉種類我都有幸參與報道過,跟本土beat見盡本土派各種事宜,學到東西嗎?當然;累人嗎?是的,尤其你是一個對時事「上心」、或說是「上身」的記者。

直到我於2018加入仁人學社。公司不大,只得四人,但我們四人背景相當相似,均是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的得獎者,正職以外都經營著一間自己的社企。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如何可以持續傳播、維繫我們相信的價值,而又同時可以養活著自己?我們有著同一個信念:「做好事,是有法可依的。(We believe we have better way to do better things.)」因而我們機構主要以培訓及諮詢為主,不論是政府想了解如何創新、社福界想推行創新服務,或學生有好點子想變做社企,我們都會用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及精益創業(Lean Startup)為他們培訓,務求讓更多有心人繼續留在市場,發揮更大影響力。

設計思維講求用家為本為及同理心,去創造一些真實貼近用家需要的服務,並以新方法解決舊問題。近來我在自己社區開展了不少社區服務,當中亦有運用設計思維,譬如用公共展板收集居民意見,並親身用輪椅去體驗社區內的無障礙設施。

傳播或是許多新傳人的天賦,我們可以如何利用這些優點,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這或是我目前最想回答的問題。

聯絡我們
更換另一個 captcha txt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