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fact-check不如眾fact-check
撰文:鄭佩珊 (2012年本科畢業)Factcheck Lab編輯
畢業十年,待過不同新聞機構,年初工作的地方沒了,輾轉之下,最近加入Factcheck Lab當編輯。Factcheck Lab成立兩年,顧名思義主打查事實查核工作,去年10月獲國際事實查核網絡(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 IFCN)認證,成為香港首家加入網絡的機構。實驗室是一個資源緊絀的蚊型機構,以往只有一名正職編輯撰寫報告,其他編審團隊成員皆義務審稿,我也曾是其中一員。近來機構左計右計之後,方能新增多一名員工。
然而,正式加入當全職編輯,又是另一回事,還記得同事提醒,「你是轉行了。」Fact-check與新聞報道所需技巧相似,但性質不盡相同。前者主要在大量訊息流竄之時出手查核真偽,後者則是主動發掘議題跟進報道。如果說傳統的新聞工作是守門人,把資訊整理、過濾,再餵到讀者跟前,今天的事實查核實驗室就是希望能夠教育公眾如何當自己的守門人,分辨資訊真假。
與新聞機構一樣,讀者會因媒體的公信力而質疑報道,查核機構也會面對詰問懷疑:點解你話啱就係啱、錯就係錯?說在前頭,機構並非自恃權威,打著事實查核的旗幟標籤資訊真假。由波因特新聞學院(Poynter Institute)成立的IFCN早年已制定查核守則,符合標準方能取得認證,每年複核一次。守則其中一項要求是查核機構必須公開查核方法及資料來源,鋪陳證據梳理脈絡,讓讀者可以自行判斷甚至複製查核得出來的結論,真假並非由機構說了算,報告有誤,還須修正並公開說明更正內容。
過去Factcheck Lab的查核題材多樣,橫跨網絡迷因、媒體報道以及廣傳訊息,也觸碰包括美國大選、COVID-19疫苗及俄烏戰爭等燙手山芋,不時會面對一種聲音:點解「咁」都要fact-check?
一,因為資訊瘋傳,你可能不相信,但總會有人信。近日有網傳影片宣稱奧巴馬在大學演講談及美國如何以垃圾訊息影響他國輿論,查證發現他實際是指獨裁政權如何利用社交平台影響民主國家。其中一條片源已有250萬次觀看紀錄,假設有200萬人看過,那怕當中只有0.5%相信,已經有足足1萬人。查核報告能留下記錄,讓後來的人們能夠按圖索驥,找到準確的說法。
二,就算是玩笑諷刺,資訊傳來又傳去,源頭嬉笑怒罵的意思容易喪失,變相人們就會誤把笑話作真話。曾經有網絡迷因聲稱一隻名為「喬伊」(Joe)的棕熊患上白化病,但被動物保護組織誤會其為北極熊,並將其運返北極,後來有影片及文章流傳講述類似情節。Fact-check查證後,所謂的白化病棕熊圖片主角本來就是北極熊,其他配圖混雜不同品種的熊,故事無來源、細節,並不可信。這類因玩笑而生的資訊,容易植入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及觀感,查核就是一面鏡子,映照更多角度,建構更全面的理解。
查核工作的重要性從來並非只限於資訊的真實與虛假,因為資訊最終影響的是人的行為──如何理解以及回應世界。所謂的假資訊橫行,最需要的可能並不是法規控制,而是修煉媒體素養,學習一套心法應對不同的訊息。資訊無限,人手有限,走筆至此,少不免要硬銷近日推出的Patreon訂閱(patreon.com/factchecklab),希望可以在現存有限的空間繼續努力,與公眾分享更多查核心得,一同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