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大學線》慶祝創立二十周年,飯桌上出奇不意放了印有《大學線》及二十周年標誌的馬卡龍作為晚宴紀念品,十分精美,原來是校友黃慧雅Bonnie(2010年本科畢業)的傑作。她現時是一間提供度身訂造的食品設計及生產的小店Mini Bon Bon的老闆,她坦言這份工作帶給她很大的滿足感。
創業念頭初萌
讀大學時,Bonnie曾做過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的學生助理,為創業人士的訪問錄音打稿,因此聽過不少創業奮鬥和包裝品牌的故事。Bonnie也曾在《新假期》的市場營銷部門實習,因而認識了很多市場營銷的前輩,學到不少相關的知識。參與不同項目時,她因發揮才能而感到滿足,並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畢業後,Bonnie做過旅遊記者,後來轉到保險公司做市場營銷。由於她喜歡下廚,不時製作糕餅,消息傳開了,她第一宗生意是一位同事拜託她製作「散水餅」。之後同事耳口相傳,Bonnie與人事部的關係亦不錯,當人事部知道有同事將要離識時,就介紹他們找她訂購「散水餅」。
創業困難重重 幸有家人支持
後來,她決意辭職創業,但因沒有合伙人,創業路上的所有事都得自己承受。在創業初期,Bonnie家中發生了一些事,令她突然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同時感情路上又遇挫折,那時可說是最艱難的時候。黃媽媽因擔心女兒辛苦,曾勸她找一份安穩的政府工,但當時正值事業奮鬥期,黃不想放棄自己的事業。
要把理念向家人說清楚,殊不容易,更何況要他們理解。例如她聘請智障人士負責包裝工作,黃媽媽卻不明白為甚麼創業還要另外給錢請人做,她哭著跟媽媽說,她的夢想並非只是賣餅,而是希望運用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她當時與媽媽爭拗了很久,甚至說得兩人都哭了,幸好終獲媽媽理解。
媽媽現在是公司裡最重要的員工。Bonnie稱自己雖善於與客人建立關係,但對數字毫不敏感,媽媽卻善於管帳,因此媽媽替她管理著店裡的收支。她有時不懂拒絕客人的要求,媽媽就會提醒她要懂得「say no」,不接不夠時間做的生意。後來,爸爸也加入她們。黃爸爸負責送貨和包裝,黃媽媽負責管理,Bonnie則負責生產和應付客人,她更為爸媽印製了卡片,一家三口一起為這門小小的家族生意奮鬥。Bonnie除了感受到到爸媽對自己的疼愛,同時也發掘了爸媽的才能,例如他們的時間觀念很強,而且說到做到,不會「下巴輕輕」答應客人全部的要求,必要時會斷然拒絕。Bonnie指在創業路上有家人支持,的確窩心。
與普通餅店不同 提供一條龍服務
做生意並非單純售賣糕餅,而是要提供度身訂造的服務,客人只須提供預算、要求、公司標誌等,Bonnie就會替他們計劃好所有事情,包括物流。她曾經替客人送貨到二百多個地方,直言的確辛苦,但她視之為一種體驗,更指打工可沒有如此深刻的經歷。現在Bonnie有自己的辦公室,也有師傅和工場。這份工作有挑戰性,但她卻做得很開心。
苦盡甘來
創業至今,Bonnie認為自己也算是小有成就,因接觸不同客人而擴闊了社交圈子,又了解到一個小老闆是如何看待一盤生意,並體會到那種無論如何都得硬著頭皮完成工作、不能做得不開心就辭職的辛酸。
對於未來,Bonnie希望能慢慢聘請外援,以免爸媽操勞。她亦指適時會停一停,計劃一下自己的事業可以如何繼續走下去,並管理好自己分配在不同方面的時間,平衡工作、家庭、愛情。她也在學習享受困難,在不順境時不能放棄,並希望可以探索多點新產品,在旅行時也會學習不同地方的菜式,增值自己。她會保持經營社企的初心,希望告訴弱勢社群,他們也有能力自己賺錢維持生計。
個子小小的Bonnie有句格言:I am small in size, but I always think BIG in mind. 祝福她創業的路,愈走愈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