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的生命軌跡 在崩壞時代尋覓出路
撰文:蔡玉玲(2005年本科畢業) 《集誌社》聯合創辦人
多謝學院邀請我分享成立《集誌社》的感受和挑戰,執筆之時(6月5日),721車牌查冊案剛頒下最終裁決,希望對業界和關注新聞自由、資訊自由的大家都是一宗喜訊。
原諒我毫不客氣地「騎劫」此通訊,藉此特別感謝李立峯教授兩年前為我撰寫求情信,力陳調查報道對公眾重要性,猶記得庭上讀出他寫道:「調查記者被視為『良心的守護人』」,令我潸然淚下;也感謝區家麟和譚蕙芸多次到法庭聽審,他們的評論和報道喚起公眾對案件的關注,也賦予我很大精神力量。30 個月以來,學院的教授、老師、校友、同學,都給予我很大扶持和鼓勵,難以逐一致謝,一切盡在不言中,感恩大家同行。
言歸正傳,朋友對我過去幾年的經歷,有一個頗浪漫的形容 — 「721的生命軌跡」。確實,由被捕、失去《鏗鏘集》工作崗位、取得尼曼學人的資格…有關 721 襲擊的報道為我的工作生涯帶來很大挑戰,同時也有機遇;這樣說或許有點諷刺,但若沒有這一切的發生、以及近年急劇變差的傳媒環境,《集誌社》也未必會誕生。
在美國留學的一年,我念茲在茲香港一切的人和事。離家的感覺令我明白,無論這個地方變化多大,自己還是希望以新聞工作者和香港人的身分,在此見證和記錄一切。確立了創辦新媒體的念頭,慶幸獲資深港聞採訪主任雷子樂響應,一起初創成立《集誌社》The Collective Hong Kong。
在創刊辭,我們說「這是新聞自由崩壞的時代,也是新聞工作者尋覓出路的時代。」在資訊愈趨碎片代、聲音愈趨單元、「迴避新聞」嚴峻的新時代,如何見證和記錄香港變遷,是縈繞我們腦海的問題。媒體成立三個多月以來,我們嘗試在實踐中找出答案。
6月初,我們發布了《集誌社》的首季工作報告,以讓讀者更了解我們的工作、理念和財務情況。由五名全職員工組成的小團隊發布了近 250 篇報道,包括多篇「深度報道」以及「聚焦」等。人手和資源有限,初創階段我們定位主打深度報道,以深入求真的態度,監察權貴、推動議題;另一方面,我們透過「聚焦」貼地追蹤時事,此欄目逐漸由最初每周兩篇,增加至近每兩日一篇,望兼具時效性和角度、剖析新聞脈絡。
「集誌」The Collective 顧名思義,望集合眾人力量,與具熱誠的獨立媒體工作者、特約記者和攝影記者合作,透過多輯「影像」報道、多篇「媒體聯乘」記錄香港變遷和社會面貌。我們期許結合傳媒經驗和年輕一代的拚勁,為讀者帶來多元化具創意的報道、傳承新聞專業,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互動數據、Podcast 等形式報道。在六四 34 周年,我們也嘗試以專題形式,20多篇報道在回顧歷史之餘,也跟進香港、內地、海外悼念六四現況。
這次回顧,讓我們檢視三個月來的表現,原來已做了不少、做得不錯。更重要的是,作為初創媒體,除了要平衡質素和數量,也要不斷改良內容和報道形式;同時間,我們也要調整營運方針和策略,以求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承蒙讀者愛護,《集誌社》目前在各平台累計有8.7 萬名讀者追蹤和支持, 近 1300 人次月訂或年訂,1.5% 的轉換率以「蚊型媒體」而言已算不俗;年訂160萬元的營運目標,目前已完成近半,為擴大讀者群,我們 6 月初登陸 Yahoo 新聞和 LINE TODAY,希望更多朋友看見、認同我們的報道和理念,繼而訂閱支持。
經營新媒體是一步一腳印,充滿跌宕,偶有鬱悶苦惱;但在實踐「專業傳承,在地記錄」的願景中,也有無限的挑戰和樂趣,還望日後當我們回顧昔日走過的路,我們確信自己走過最美麗的風景。
《集誌社》網站:https://thecollectivehk.com/
《集誌社》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thecollectivehongkong /thecollective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