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大學線》

施嘉雯(1997年本科畢業)NOW TV 節目監製

還記得當年我們剛完成YEAR 1, 準備暑假,學系就有人找我們說要籌備《大學線》,本來按傳統,學校是由YEAR 1同學做記者,YEAR 2會做編輯工作,但因為創刊,是打頭炮,因此請我們可否在暑假開工,做封面故事的專題,當日負責帶領我們做的是徐少驊,他曾在《壹周刊》工作,教曉我們由設計題目至執行的細節,真的大開眼界。

其實每次學系的乜乜周年紀念活動,便會又談起《大學線》的故事,反來覆去,自己有點像退休長者喋喋不休說着可能屬自己一輩人才有共鳴的事。

今次知道《大學線》要停止實體版,感覺當然不好,但還是不太震撼。畢竟,回歸以來,畢業以來,傳媒行業受着政治、經濟以及科技的夾擊,同行們幾乎要以犧牲的態度,才堅守在行業。大學的實習刊物,考慮資源下要放棄一些、才能留守一些,明白的。

(左起)2009年魏愛芳、 黃章翹和施嘉雯偶遇合照

說要回想,當日一些片段仍歷歷在目,例如與徐少驊開會,他會分享現實採訪世界的考量,當我們決定要做一個調查,了解市民對新聞主播的看法時,我們一組四個同學,躱在編輯室,用學校的枱頭電話,翻着黃頁(你會知道是什麼嗎?),進行一個看法的科學抽樣,但未必被學術界認可的方法,即每隔五行或十行,打出一個電話,一人打幾十個,日以繼夜(因為只集中在日間打又不可能接觸不同人,不夠抽樣),在不同時段打打打,非常土炮,但回想起來很開心。

有了結果後,我們膽粗粗找各大電視台約訪問回應,有印象無線好像找了許方輝,約在酒店的Cafe,亞視好像直上廣播道,在他們辦公室訪問等等。採訪期間,最有印象的一句,是對方對學生來做訪問,有點不歡迎,「no one will entertain you」,我們當然不敢造次,但又記在心上,畢竟,我們當時是黃毛小子及丫頭。

廿多年前的採訪經歷,和現在完全是兩回事,當日很多不方便,你沒有好方便的網絡、不是人人有手機,你找資料時不是隨便Google一下便有料在手,工作效率固然不及現在,我們當日找前主播蘇凌峰回應時,我們沒有他電話號碼,用了DHL速遞到加拿大(他移民當地)交出我們的問題,他再用同一方法回應,相比現在,大家只要Whatsapp或Signal,哪管對方在加拿大還是澳洲,一分鐘也可以連絡上。

現在採訪,多了很多方法,很多便利,同行之間的競爭也是很激烈,但感慨的是,其他因素令傳媒的武器逐一丟失,傳媒監制社會的能力受威脅,只能靠有心人以智慧應對。

大學線創刊同學和學院老師合照,施嘉雯(後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