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難以忘懷的二三事

姚霞 ( 83 年本科畢業)

編者按:姚霞自 1995 年開始在本院任教中文新聞採訪及編輯課程。她參與創辦《大學線》月刊,被學生譽為「大學線之母」。她悉心經營的《大學線》,成績有目共睹,教學也深得學生愛戴,教學十一年桃李滿門。2006年移居加拿大。

2017年1月姚霞遊覽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San Juan)時看到Francisco De Miranda的銅像,馬上與之留影。

《大學線》改以電子版代替印刷版,學院想做個回憶專題,Emily傳來短訊,希望我可以寫幾句。離開《大學線》16年多,期間寫過兩篇關於它的文稿,今次寫一些點滴,希望盡量不與前文重複。

我於1995年暑假獲聘為導師,主要教授中文新聞採訪與寫作及監督新的實習刊物《大學線》的編採工作。當時除已確定雜誌的名稱之外,一切要從零開始,可是我懷孕接近分娩,而9月開學就要展開出版工作,時間非常緊迫。幸得Emily幫忙召集熱心的2年級同學回校提意見,並請蘇鑰機教授加入腦震盪,討論雜誌的內容、欄目名稱和創刊號的專題。

開學後新手教師的我,既要忙於備課,也忙著籌辦《大學線》創刊號,人文館成了我的第二個家,每每磨到很晚才下班。

我一向對工作比較緊張,程度幾近吹毛求疵。每個版面我都要看很多遍,但經常在不同時段發現有錯處或瑕疵,既花了自己的時間,也苦了負責最後出版工序的Emily,因為我屢屢堅持非修改不罷休。真的要感謝Emily的容忍。

由於凡事追求完美,有時會忽略同學的感受,其中一樁發生在創刊後第二年。當時有一位愛設計的三年級同學(已不用再做《大學線》)在電腦室,看到有個編輯的版面不夠美,向我建議修改,我說好的,但卻沒有跟那位編輯商量。翌日她打開電腦,看到自己的版面完全變了樣,十分不快。不知當事人是否仍記得此事,但我至今仍耿耿於懷。

不過有時編輯比我還緊張,即使我認為可以收貨,但他們仍覺不足,要求記者繼續補料,務求稿件的內容更充實。遇到經常失聯的記者,編輯除向我投訴之外,還會親自上馬,要求受訪者提供更多資料,甚至再去訪問。也有記者向我投訴,指編輯一手抱辦編採工作。

為免專題脫稿,每期都會有兩個專題組負責不同題目。兩組同學會互相競爭,希望自己的專題能打低對方,成為封面故事。首次打破專題上封面的是由李展鑾當記者,方東昇任編輯,題為「黎智英:我是我自己」的人物專訪。當時黎智英創辦了《蘋果日報》沒幾年,是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但中文傳媒沒有刊登過他的專訪,若以這故事作封面,必能吸引讀者的眼球。當期的專題是關於大學生投票意識低,兩者相比,黎智英一文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無疑較高,經討論後我們把它推上封面。專題故事必可上封面的慣例自此被打破,日後只要做得出色,不論欄目,皆可以榮登封面。

大學線二十周年紀念聚餐,學院邀得姚霞老師(右一)出席,馮應謙教授致送紀念品。

編輯和記者因各種理由延期交稿是常態,不過,有一個編輯竟然提早交版面,令我刮目相看,留在腦海20多年。這編輯以幾個愛好野戰遊戲的香港大學學生想成立軍事學會為題材,速戰速決,提早了數天交版。我好奇問他為何這麼快手,他說因稍後有其他功課要做。這位做事甚有計劃的編輯,就是新傳學院現任院長李立峯。

我在任的時候,同學於每個學期初選出兩個執行編輯。這些執編都很有魄力,能擔重任。他們畢業後不少從事新聞工作,部分至今仍留在新聞界,表現優秀,例如李賢哲、陳健佳、方東昇、林妙茵、伍嘉文、賴偉家等。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國興。多年來獲提名的同學都你推我讓,不會直接說捨我其誰,惟獨是他肯自薦擔任執編。他做得相當稱職,不過後來卻沒有投身新聞界。

不時聽到有高年級同學慨嘆新同學不濟,或是新同學自覺比不上早幾屆的師兄師姐。其實入讀新傳學院的同學能力都很高,表現不會比師兄師姐差,問題只是他們是否願意花時間在《大學線》這個試練場。

姚霞老師現在大半退休狀態,夏天務農,秋天郊遊,冬天旅行(疫情期間除外),間中做點翻譯工作。

姚霞2018年5月攝於加拿大亞省明尼灣卡湖
2019年3月於日本高松市栗林公園
2018年1月於台灣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