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爭過後的影像拾荒

姚仲匡(2010年本科畢業)
Cinetracts Production 導演

海報

2019年的香港,抗爭成為我們的日常。每一場示威過後,散落街頭的事物,改變著我們的城市面貌,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風景。牆上的塗鴉、拆去的欄杆、挖出的磚頭、路旁的「豬嘴」、溝渠裡的護目鏡……一事一物,都見證著發生過的事,記載著我們的信念。我拿著攝影機,走過示威後的街頭,想起劉以鬯先生的短篇小說《動亂》,於是產生了讓事物訴說示威的創作念頭。

攝於2019年6月9日大遊行出發前。姚仲匡(後排左一)曾於民陣工作,此後每次遊行都會擔任義工。

短片《暴動之後,光復之前》的構思及拍攝自2019年10月開始,至2020年5月剪接完成。這是兩次申請資金,想以劇情短片書寫這場運動的兩個提案被拒後,給自己的一個挑戰。在缺乏資源的環境下,就一個人、一部相機、一部手機,看自己還可以做出什麼。因為沒有budget,所以完全自由。然而自由即自律,像我不夠自律的話,原本2、3個月可以完成的短片竟花了7個月。不過一個人工作的好處,是不會麻煩到其他人——我很怕麻煩別人,況且也不肯定自己有沒有意志完成(當時想,即使終於半途而廢,也至少用相片紀錄了這場運動)。

由於從前曾在民陣工作,前年多次遊行都要幫忙,未能在現場拍攝,使我選擇了示威過後的視角——又或是它選擇了我——每每翌日走過示威現場,抗爭的餘溫以及改變的城市景觀都吸引著我。在城市中拾取影像是一種拾荒。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從詩人與拾荒者中看到共同的特質,透過城市漫遊,尋找存在於城市中的記憶痕跡。法國新浪潮的祖母Agnès Varda 說她的電影《拾穗者與我》(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 是一種美學上的拾荒,「拾取意念、拾取影像、拾取別人的情感,放到電影中」。示威過後,用攝影機記下散落街頭的事物,也如同拾荒者。

劇照
劇照

影片資料
片長:15分鐘
類型:實驗
拍攝格式:菲林及數碼
影展放映:
2020
台灣 第20屆高雄電影節 「人民力量」單元
台灣 第20屆南方影展
法國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 第38屆Festival Tous Courts國際短片節
台灣 第3屆我地港澳電影節
2021
香港 第13屆香港獨立電影節
西班牙格拉納達 第7屆 Festival Cinemística國際電影節

預告片:https://youtu.be/srdTD4nSX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