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秋霞(2010年本科畢業)現為Why Not Youth Education & Development的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電影生命教育統籌主任
「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改變從來都是困難,但不變就一世艱難。」
「給予孩子失敗的機會,教出不怕失敗的一代。」
「失敗乃成功,知冇?」
「看見失敗的美好。」
跟一所小學合作舉辦「失敗週」,一連四天以「失敗」為主題,參考外國經驗,針對本港學生抗逆力不足,不懂如何面對失敗而設計的活動。
一、失敗週的理念
近年本港學生輕生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有上升的趨勢。面對這些年輕生命的逝去,不禁常常反問,究竟我們可做甚麼事去幫助這些失意的孩子?教育界正在推行的「正向教育」意義深遠,但我們不只要孩子「積極正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一眾在社會困境下,根本未能「積極正面」的孩子「積極正面」起來。
我相信唯有擁抱人生中的軟弱、灰心、難關、挫折,甚至失敗時,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夠真正地成長。簡言之,不是怕輸,而是怕輸不起;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我們今天的教育,將造就20年後的下一代。如果我們今天認為培養孩子抗逆能力、解難能力、正向思維等是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這些素質及能力。因此,「失敗週」這個想法應運而生。
-
甚麼是成功?甚麼是失敗?
開會籌備時曾有老師問及:為甚麼要教孩子失敗?不如教成功吧!而失敗二字好像太負面,不如改叫「自強周」、「奮鬥周」。這個活動以「失敗」為主題,目的是要挑戰社會原本既有的想法:甚麼是「成功」?甚麼是「失敗」?「失敗」有甚麼定義和意義?
- 失敗總比成功多
社會一直教我們如何去追求「成功」,但卻沒從小教導我們如何去面對「失敗」。然而,在人生的經歷中,「失敗」往往比「成功」的經驗多,「失敗」既然是常態,如果不學習如何面對,那遭逢「失敗」時就通常都會「失敗」。
- 並非鼓勵失敗,而是作成功的養份
而且,與其要求孩子不犯錯、不失敗,不如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我們深信失敗是可以的,亦應接納個人的失敗。我們並非鼓勵失敗,而是強調在過程中學習突破自身限制、永不言敗、從失敗的經驗中尋求改進方法及堅持的課題,藉此作為邁向持續進步及成功的重要養份。
二、失敗週的活動內容
- 敘事及對話活動:電影賞析及互動討論
透過初小及高小分別設計的一套與「失敗」有關的電影,藉電影欣賞、投入情境故事及代入人物的身份與角色,讓學生思考「失敗」對其生命歷程的啟示。
- 反思分享:失敗舞台 (現場篇)
校長及班主任跟孩子深度分享過往的挫折及慘痛的失敗經歷。有老師分享從前在學業上的難處、有老師告知與朋友的嫌隙、有老師訴說家庭的困境、有老師坦承個人的限制及不足等。最深刻的一個分享是一位老師娓娓道來她遭遇意外的經歷。原來她在發生意外前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意外發生後打亂了自己很多的人生計劃;她甚至表示,每一次動氣時身體也會感到痛楚。有一些平日令他動氣的孩子們聽到這個分享後,紛紛忍不住落淚,老師也被學生的反應打動。生命的交流及觸碰由此而生。
- 反思分享:失敗舞台 (影片篇)
早前拍攝團隊採訪三位學生,其中一位形容自己是「樂觀」、另一位形容自己是「相對不樂觀」、最後一位形容自己是「介意別人的看法」。他們在影片中分享了個人歷經壓力及挫折的事件、感受及得著,全校師生一起觀看這段兒童版的《鏗鏘集》,以反思「失敗」對孩子的成長意義。
- 體驗活動:挑戰擂台陣 (課室篇)
安排全校每位學生在課室進行三個挑戰,有些挑戰較容易的,也有相對困難的,目的是刻意讓孩子遭遇失敗,體會失敗的滋味。練習過後,老師請學生在三個挑戰中,自選一個挑戰進行表演,限時一分鐘。表演的孩子化身男女主角,站在課室台前作公開挑戰。表演過後,老師帶領學生深度反思挑戰時的心境、感受及具體情況,讓他們加以反思。
- 體驗活動:挑戰擂台陣 (禮堂篇)
即場在每班中抽選一位學生進行挑戰,有一些挑戰是孩子在課室練習過的,亦有一些挑戰是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目的是考驗他們的應變、抗逆能力,亦讓他們體會一個重要課題:有時候即便作好一切預備,也有機會失敗,因為環境因素是難以控制的;結果不是最重要,過程中如何面對才是關鍵所在。
- 影視總結:失敗週紀錄片
透過一段活動紀錄片,讓學生回顧失敗週的歷程;並歸納總結失敗的定義、意義、涉及的元素等 (例如方法、態度、運氣),希望孩子領悟一個信息:盡力做好可控制的因素,對於不可控制的因素,則以平常心面對。
三、失敗週的願景
失敗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的心態,這與心理學的「思維模式」(Mindset) 息息相關。當人們在面對一些客觀的處境,例如在個人、學業、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困難時,其所採取的思維模式及價值取向,將大大影響個人的人生觀、行事為人等方式。
「我有很多失敗的經驗」跟「我是一個失敗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客觀陳述,後者則是主觀心態。我們相信正面利用失敗來學習所帶來的力量、相信學會失敗,才能迎向一個不懼失敗,勇於挑戰自己的人生。所以,「成長思維」(Growth Mindest) 是活動最後想帶給他們的啟發:不怕挑戰、不怕失敗、願意努力、願意堅持。非常希望學生能把這種思維「轉移」至日常生活中,甚至內化於生命歷程中,成為一個真正堅毅、不畏艱難的人。畢竟,以後的社會,十分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這樣的社會,才有更多不怕失敗的創新出現,所以其實失敗教育,某程度上也是創新教育的重要一環。
四、結語
在多天的活動中也發現了一個情況:一般學生其實也有「畏難」的傾向,「怕輸」、「怕失敗」、「怕困難」等,所以有的學生要麼不願嘗試難度較高的挑戰,要麼只願嘗試一些較簡單的挑戰。這個觀察更讓我們相信,「失敗」是需要學習的,若不能正面地面對「失敗」,孩子只會逃避困難逆境,無助生命更進一步成長並趨向成熟。
失敗的經歷,往往比成功的經歷多,如何自處、應對、解難,將是社會未來棟樑必需學習的一課:怎樣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活得完整。成功需要訓練,失敗也需要學習。如果我們能從成功中得益,那失敗也能帶給我們很多啟迪。缺乏失敗經驗將不懂如果應對逆境,愈遲經歷失敗,負面影響愈大,甚至影響個人追求美好的人生。
因此,給予孩子們失敗的機會,是為了教出不怕失敗的一代;教出不怕失敗的一代,社會才敢於創新突破,締造人類更大的幸福——不怕面對困難,最怕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不要輕看每一個孩子,孩子你慢慢來。
林秋霞,畢業於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10)、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 (2011),以及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2014),現為Why Not Youth Education & Development的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電影生命教育統籌主任,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