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靜文 中大·京崑·我

張靜文(2011年本科畢業 有線新聞 節目部高級記者/編導)

張靜文與場刊合影。

說起我和京崑的緣分,中大是媒人。

去年12月,我以校友身份參演了由白先勇先生策劃的崑曲──校園傳承版《牡丹亭》。站在邵逸夫堂的舞台上,彷彿母校一直見證我於京崑藝術路上的成長。

時間回溯至2012年,當時我參加了由中大與京崑劇場合辦的京劇工作坊。四課過後,意猶未盡,決心繼續於京崑劇場學藝,自此打開了京崑世界的大門。還不到一年,竟有機會踏上台板,演出《牡丹亭‧遊園》一折。而這場處女演出,就在中大逸夫書院大講堂。及後,在中大演出機會更多了,導賞活動、工作坊、示範演出等….略盡綿力將喜歡的藝術推廣開去。

中大素來人文氣息濃厚,山明水秀更添詩情畫意。每每唱到「遍青山啼紅了杜鵑」一句,腦中總浮現出山城三月的春色。如此一處地靈人傑的寶地,實在是培育京崑苗子的沃土。近年喜見京崑藝術開始在校園中漸露春芽,不論是京崑劇場與中大合辦的工作坊、文學院「崑曲之美」課程、還是和聲書院的京崑課,學弟學妹們均多了機會去接觸這門揉合音樂、文學、哲學的精緻藝術。

奈何,普遍的香港大眾對被稱譽為「國劇」的京劇、「戲曲之母」的崑曲依然所知甚少。我和其他有心的年輕人,想以全職京崑演員為終生職業仍舊前路茫茫,甚至可說無路可循,全因香港沒有一個正規的京崑劇團。反觀香港九大藝團(當中沒一個是戲曲團),還有國內各省市的戲曲劇團,演員只須專注於自身藝術提昇,而毋須為一兩場演出的資助、行政,終日奔走。香港號稱中西文化之都,為何卻連一個最能代表中國戲曲體系的京崑劇團都沒有?中大再有心,在這問題上也是有心無力,這亦不是戲曲中心一個硬件便可解決的事。需要的,是政府從政策上的扶持,盡早認識並確立京崑於表演藝術上的重要性和地位,從而成立劇團、建立培訓系統,令京崑能盡早在香港開花結果。

去年12月於中大邵逸夫堂演出校園傳承版《牡丹亭·遊園》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