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業社會責任」港台交流訪學

撰文:吳世家老師(專業顧問)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企業傳播碩士班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傳播暨發展學系,攜手合作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社會企業」專題交流訪學項目,於2016年11月至12月,在兩校師生的互訪、學習中圓滿結束。港台兩校跨海合作,克服困難,極力促成了這次對兩地學界和業界都有廣泛影響的學術教育交流。由於香港中文大學訪學學生來自內地及香港,使此次交流成為兩岸三地青年就關於文化,教育和企業社會責任的代表性對話。

201701CorpCommTour_2作為這次交流訪學項目的策劃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吳世家博士首先於2016年11月5日在和聲書院舉辦「企業社會責任的現況與未來論壇」,分別邀請7位來自不同行業背景的嘉賓與兩校同學進行CSR(企業社會責任)現況及挑戰為主題的深入探討。這7位嘉賓的背景橫跨台港兩地的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學校三方,不僅熱情分享具體的CSR實踐經驗和案例,還帶來了不同行業對CSR的特有解讀角度,討論多元、具啟發性。同時,這次交流合作除了講座論壇知識的傳授外,豐富的CSR實地項目親身考察,讓兩校20位同學們從各角度、全方位地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這一課題,有了全新的認識和體悟。

2016年12月8日,本院企業傳播碩士課程訪學團在吳世家博士帶領下飛抵台灣,參觀了國立臺灣大學古樸素雅的校園風光,次日,拜訪臺灣經濟部「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溫麗琪主任向好奇的同學們介紹了綠色經濟的概念和未來的商機,並強調「創新綠色科技」的重要,同時,親自帶同學們參觀了位於臺灣世貿中心的Green Energy Bar展示樣板屋。「整間房子的產品都是由舊材料製成的,全部都可以循環利用,比如腳下踩的瓷磚就是用舊輪胎製成的。」溫主任驕傲地說,「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將來會成為社會企業責任很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這屬於永續發展未來展望的部分。目前臺灣CSR做得有聲有色的一塊當屬「幫扶農業」。「農業在臺灣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臺灣PayEasy公司公共事務部副總陳中興先生在12月10日與同學們的午餐會談中打開了話匣子,「農夫在整個產銷鏈中屬於最底層的位置,Payeasy作為電商平台希望協助農夫們改善當前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的情況。」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深造的陳中興親切地稱呼同學們為校友,並將他在現實中開展企業CSR「我的一畝田」計畫,與農夫們打交道的趣事和心得娓娓道來。

透過這次跨文化、跨地域、跨行業的寶貴交流機會,兩校學生不僅加深了兩岸三地同學的深厚友誼,也豐富了個人在社會企業責任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視野閱歷。

而經由12月14日臺灣《聯合報》願景工作室的參觀介紹,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傳媒人也能在CSR這一領域中,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媒體角色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從直擊社會痛點的選題,到全媒體深度報道,再到借鏡國外探索切實的解決方案,臺灣《聯合報》不僅是社會問題的傳統報道者,更是推動問題解決,身先士卒的行業先驅者。而這一切迎難而上的努力,都只是為了「努力讓臺灣更好」的樸素心願。聯合報願景工作室的總監梁玉芳小姐笑著說:「我們的十年目標是切實地創造36,000個積極的改變。」

在後續持續的學習中,同學們不僅看到各個領域對社會企業責任的突破性創新和堅持理想的熱情,也切實從行業相關人士的口中瞭解到當前因政策和市場環境的不成熟,企業對於社會責任意識的落後,以及社會企業仍需依賴基金會和社會捐助維持生存的無奈困境。

由歐美國家率先提出的CSV (Corporate Shared Value )全新發展思路——設想將來用商業邏輯和市場機制實現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良性循環,也許將來對解決企業的困境有所幫助。

相比於歐美國家先進的CSR理論發展和成熟的運作機制,大陸在CSR實踐、理論方面都存在滯後情況,香港和臺灣的起步較快,但仍存在觀念、實務上的落差。而目睹這一情況的青年學生,經由這次交流訪學,在能力、見識上都獲得了可觀的成長,未來必會對CSR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和創新的靈感。

201701CorpCommtour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