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家驊 從記者到公務員 再到純網醫保推銷

劉家驊(2012年本科畢業) Bowtie保泰人壽 Senior Specialist – Growth & Content

我在中學時是唸文商科的。幾年來吸收了不少經濟、會計、企概的知識。高考後對商科感到厭倦,所以選擇了中大新傳。因有些少財經知識,加上後來修讀中文新聞,我畢業後順理成章去了跑財經新聞。

財經記者的工作令我增廣見聞,了解不同上市公司背景及運作,亦有機會訪問不少財金官員、CEO及股市分析員,到內地採訪的機會也不少。很多在香港沒法接觸的大型地產項目、金礦、煤炭港口、太陽能農場等我也看過,有趣之餘亦令我增加了對內地的認識。

由Newsroom走進政府部門

跑了差不多3年財經,某天突然收到某政府部門的電話,起初還以為是電話騙案。怎料電話中的EO(行政主任)跟我說,部門向我發出後補取錄通知,原來是我畢業後不久投考的某個職位。

坦白說,畢業以來(時至今日也是)聽了不少親友和朋輩(包括中學老師及大學助教)的勸告,都說加入政府好、當公務員好,最起碼薪高糧準,政府又不會倒閉,是個鐵飯碗;再者那時在傳媒的人工確實不太理想,晉升機會小,發展出路也不及現時闊,我把心一橫便向老總遞信。

起初想過當公務員至退休,沒想到我在政府的時光僅2年半。進去那部門後,我做過兩個崗位,第一個是負責公共關係的;第二個是負責管理前線運作的。那時工作算是繁重,第二個崗位的上班時間是8點半,但我常加班至晚上9、10點。在政府工作首要循規蹈矩,部門幾乎所有事都有指引及條例可依,你不必去想如何做得更好,或如何完美地解決市民的投訴,只須按條文處理便可。有些根本性問題(例如長遠規劃)你也沒可能解決,老闆亦不會支持你去觸碰。

此外,肥皂劇上的派系鬥爭及馬房文化等亦非虛構。即使大家的加薪幅度一致,總有人想辦法要攀得更高。沒想到自小尚算服從制度的我,也未能適應如此環境。當時25、26歲的我,實在沒法想像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35年至退休。那時我的情緒及身體也開始響起警號。正因如此,我果斷地裸辭了,我相信總有更好的工作在等我,至今我也沒有後悔放棄這個鐵飯碗。

塞翁失馬       學懂內容營銷

離開政府,找工作的確不易。離職後2、3個月都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只是靠各類兼職維持生計。後來我找到一份建築公司的公關工作,憑着在政府的經驗,工作也算是輕鬆,但能發揮的地方不多,長遠發展亦十分有限。

某天,收到一通來自學長兼老友的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轉工,轉做內容營銷(Content Marketing)。起初我也搞不清內容營銷與傳統營銷有甚麼分別,便跟他說:「Marketing?我無做過,唔知掂唔掂喎……」「你識寫嘢就得㗎啦,過嚟啦!」他說。

就這樣誤打誤撞,我轉戰內容營銷的界別,那是一間搞網上金融產品比較平台的Startup(初創企業)。我在那裏學到如何利用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及影片,再透過公司的網頁、Blog(博客)、電郵、Facebook及Youtube等渠道替公司推動業務;亦學習了如何去做「搜尋器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簡單說即是利用非付費廣告的方式,推高目標網頁在特定關鍵字搜尋結果下的排名。與當記者不同,我更切實地體會到文字如何直接幫公司搵錢,每篇博客文章或每個Facebook貼文的價值都能以銷售成績去評估,我亦很享受計劃及創作的過程,慶幸自己在做擅長的事。

內容營銷的市場競爭激烈,大小企業求才若渴,不久後老友「轉會」了。未幾,他又再找我,說新公司也要找負責內容營銷的人手「埋班」,是一間全新的Startup。老實說,我很享受在Startup工作,因辦公室環境一般是開放式,沒有了間格造成的隔閡;Startup亦沒甚麼階級觀念,上至CEO,下至Intern,只要是好建議也會被採納,與政府部門的作風差天共地。

從頭開始     推動純網醫保

我心知機會來了,從頭開始去推動業務增長,測試自己的實力,不是常有的機會。這Startup就是我現時的東家,那是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現時我的工作是以多角度的內容營銷策略,推動業務的增長,令港人了解及相信純網醫保,以至全新的保險品牌,這並非1、2個月能達成的事。不過,我相信只要凡事樂觀,盡力而為,事情總會「船到橋頭自然直」的。

*以上僅屬本人意見,並不代表Bowtie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之立場。

劉家驊(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