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師生人數看中大新傳學院的發展

蘇鑰機(1982年傳播學哲學碩士畢業)   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學生事務) 

中大新聞學系在1965年創立,後來易名為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至今已有56年歷史。回顧這幾十年發展的一些指標,可看老師和學生人數的變遷,敎師的類別與背景,行政及支援人員的增加,和不同類型學生的變化。

中大早期圖片,只見新亞水塔和科學館,那時邵逸夫堂和碧秋樓仍未興建。

學系的學生人數及其他教師資料,可參看附表。過去五十多年,新傳學院的全職教師人數一直增加,學院不停擴展,不同傳播專業種類和學生人數都在上升。由1965年只有兩位全職教師開始,到了1980年代每年教師數目不夠十人,1990年代人數開始上升,近十多年至今人數倍增。兼職敎師自1960年代已有,但前二十多年每年不到十人。由1990年代開始,因大學的政策放寬,也由於新傳學院教學的需要,所以兼職教師人數大幅增加,到了2000年後因為修課碩士課程的增加,令兼職敎師人數達至高峰,近十年則有鞏固之勢,人數略為減少,但仍相當可觀。

學院一直以研究類型敎師為主,新聞系創立時已表明是學與術並重。教授專業技能如編輯採訪等科目,則要依賴教學型的老師。這個趨勢在2000年代更為清楚,至今研究型和教學型老師的比例約為2:1,反映了專業傳播教育課程的發展。

教師的背景反映了不同地區對學院師資的影響。早期的老師多來自臺灣,到了1980年代後期開始本地化,1990年代則引進了一些美國學者和有大陸背景的敎師,臺灣和大陸教員此消彼長,敎學團隊的成份變得較為多樣化。2000年代後本地化的趨勢更明顯,主要是因為新增了一些本科和修課碩士課程。現時本地和外地敎師的比例約是6:4,這大概是個合適的比例。現時來自外國教師的國籍包括德國、荷蘭、韓國。

敎師的性別也值得注意。創系之後,多年來直到1990年代,女性教師人數極少,到了千禧年後才有明顯增加,至今男女比例差不多各半,這個變化符合時代的發展。

全職教師中的系友人數值得注意。中大新傳系友的人數比例一直都顯著,在1980年代開始到1990年代,差不多近四成,到了千禧年後更超過四成,這個高比例和學院的發展有頗大關係。

學院的行政支援人員的人數也有明顯增加,由早年的不到十人,到了1990年代有十數人,至今更高達三十多人。這是因為學院有很多不同的課程和活動,需要行政及技術方面的配合。行政同事人數反映學院課程性質及高活動能量,與其他學系比較更為明顯。現時學院有7位行政主任,其中5位是新傳學院的系友,另外兩位不是系友但也是中大畢業生。這個情況並非刻意安排,只是系友較願意回校服務,他們熟悉學院情況及工作投入,這和教師的高系友比例情況相似。

學生人數方面,1965年開始時只錄取了6名學生,他們在其他學系已修讀了兩年,到三年級才轉入新聞系。在1969年收了10人,1979年收生人數增至24人,1989年39人,1999年84人,2009年76人,2019年112人,此外還有少量修讀雙學位和雙主修的學生。以上只是本科生的人數,還未計碩士生和博士生,現時每年收取近三百名研究生。這五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令人印象深刻。

到了1970年代,新聞系的學制由兩年轉為四年,所以學生培增。1980年代中大規模擴展,所以學生自然增加。到了1990年代,中大整體由四年制變為三年制,收生人數每年大增。到了2010年代,透過社會科學院「大類收生」途徑,轉入新傳學院第二年的學生人數眾多,所以令每年收生人數總和增至近一百二十人。新傳學院受到學生歡迎,收生成績要求高,是中大社會科學院各課程中收生成績最高的,在香港眾多新聞傳播院系中,公開試取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馬尾松

修課碩士課程始於1990年代,到了千禧年後課程數目和學生人數劇增,整體修課碩士學生人數和本科生相差不遠。後來大學調整政策,新的指標是研究生人數不應超過本科生人數的一半,於是新傳學院減收修課碩士學生。本科生的數目由大學規定,每年變化不大。修課碩士收生人數由學院自行決定,這個修課碩士與本科生的比例,令學院要縮減收生規模。研究型碩士課程收生人數一直不多,在1990年代末和千禧年初達至高峰,後來大學將研究生學額多撥給博士生,於是研究碩士生人數下降。

中大新傳學院先由一粒種子變成樹苗,再發展成為一棵大樹,就如紮根中大山頭的馬尾松。1964年中大邀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喻德基教授來港,協助創立新聞課程。1965年新聞學系正式成立,只有數名全職及兼職老師,和6個學生,到了今天各種老師人數約九十,學生超過八百 ,校友更邁向八千。這些數字從側面述說了一個新傳的故事。

*本文主要內容源於筆者最近發表的論文:蘇鑰機(2021)。「機構歷程與社會變遷: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發展省思」,《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1卷,第1期,頁5-31。全文可在此網址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