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惜姿
《大學線》與Emily中間彷彿有個「等號」,他們就是彼此。Emily 92年入新傳當助教,93年轉為出版助理,95年開始做《大學線》的統籌,由第1期做到160期,直至退休。
「《大學線》話當年」這題目,她在校友通訊都寫過,今次找來《大學線》創刊者蘇鑰機教授、老師姚霞,和第一屆執行編輯陳廣慧(1997年本科畢業)對談,重點談Emily的角色和貢獻。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的Emily,首次成了被談論的中心。
《大學線》前傳——《新沙田》
《大學線》95年創刊,之前學院的實習學生報叫《新沙田》。關於《新沙田》的種種,已成為老校友間歷久常新的回憶。由於只能做沙田的新聞,來來去去都是城門河污染、沙田交通問題。沙田大會堂是一條beat,威爾斯醫院是另一條beat。沙田新市鎮初發展時尚好,有些實際的民生問題要關注,但到香港臨近回歸仍被困於沙田,難免有劃地為牢之感。
陳廣慧:「Emily某程度上夾在老師與學生中間」
「讀一年級時當《新沙田》記者,我的beat是沙角邨(大笑),做些爆水管之類的新聞。上一屆編輯好多怨氣,一路做一路鬧,排版還要用膠水和剪刀。」
「當時教中文採訪的老師為人老派,好多守舊的做法,例如不容許學生用『亦』字,每次用都要扣分,每次都要改為『也』字。每次改排版,又要找膠水剪刀,學生怨聲載道,Emily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安撫我們,聽我們的怨言,幫我們解決問題。」
後來陳韜文教授想到改革實習刊物,出版雜誌取代《新沙田》,招來蘇鑰機做社長,蘇95年1月回新傳後,又請姚霞老師回巢任教中文新聞,姚於95年暑假後上任。那個暑假密鑼緊鼓籌備《大學線》創刊,Emily選了四位學生,一一致電他們回校開會,由他們開展工作,構思《大學線》的欄目、題材,其中一位就是升二年級的陳廣慧。
「大學線的訪問難不到我們,排版才最痛苦。那時候排版用北大方正,這軟件很多bug,很多時排好版了,儲存後關機,再開電腦時,會看到這檔案,也記錄了儲存時間,但是儲存的檔案是0 byte,即什麼都沒存到。」
學生用心排版幾小時,甚至通宵達旦,頃刻化為烏有,在電腦室大叫和坐在地上抱頭痛哭的人,不在少數。陳廣慧記得,那時就是Emily出場的時候。
「哎吔,點呀,有乜問題呀……等我搵吓Vincent先。」陳廣慧覺得,Emily緩慢又平和地安撫學生,令學生感到安慰,起碼有人分擔因為改一粒字而hang機的痛苦。
姚霞:「點解中文實習刊物請個西人來做?」
姚霞受蘇鑰機之邀回巢中大,擔起《大學線》總編輯一職。最初看到Emily Owen這名字以為是洋人,在電話裡跟她講英文。
姚霞初執教鞭,又要負責大學線編務工作,壓力沉重,晚上常在人文館工作至午夜,家住小西灣,家裡還有幼兒,往往要電召的士回家。工作雖多,她對稿件卻一絲不苟,自喻「鑽牛角尖」,每次看稿都發現問題,每看一次要改一次,但Emily「改十次都幫我改」。
「那是我的問題,我當時不懂分配時間,要求過高,將一個錯字看到一條杉咁大。」
一邊是要求甚高的姚老師,另一邊是做到金晴火眼的學生,Emily就夾在兩者之間,作緩衝角色。
蘇鑰機:「事後睇番,人的組合相當好。」
《大學線》創刊號的封面專題,是用電話調查找出誰是最受歡迎的電視新聞報道員,創刊號印了一萬本,轉眼派光,再加印五千,堪稱記錄。隨後《大學線》做得有聲有色,報道獲多家媒體轉載,行家還叮囑同學出版下一期時再通知。《大學線》是月刊,第一年出了七期,翌年更出版八期,出版期比學期還要長。
「那時候好巴閉。這雜誌輕鬆、好睇、有現代感,走出沙田,做全香港的新聞,有不同的beat,就算做大學的新聞,也不限於中大。」
「我只是幫手構思題目,成本雜誌就只有姚霞和Emily撐住。她們一硬一軟,一快一慢,做得很好,令我們好放心。」
除了《大學線》,Emily也負責學院其他出版工作,由學院的海報到招生小冊子,都是她份內事,又曾協助Dr So出版書籍和學院周年特刊。因負責校友通訊,與校友保持緊密連繫,Dr So想聯絡哪位校友,第一時間就會找Emily。某間報館請人,他又找Emily聯絡學生。
「她人脈資源豐富,脾氣好,用心工作。這陣子見不到她,覺得好空虛,她是學院重要資產,多年來盡心工作,凝聚同事和校友,打點一切,像褓姆一樣。」
陳廣慧:「她是我們的老師」
或者是當年一同為《大學線》付出過血汗,Emily跟那幾屆的校友關係特別親密,經常掛在口邊。陳廣慧那一屆的WhatsApp群組,Emily也在其中。
「Emily好勁,記性很好,每個人在哪裡工作她都知道,將所有人連結在一起,有人吵架又會做『架樑』。群組裡唯一不是同學的就是她,但大家完全沒有違和感,都覺得她應該在其中。」
「做學生時,她是一位體貼的阿媽。那時不知她職位是什麼,我們交稿給她,聽她評語,就當她是其中一位老師。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沒有老,也沒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