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電視、教學相戀半世紀
——專訪胡何鳳君

撰文:特約記者巫曼瑩  (本科四年級學生)

Staff ID F622E (78)

「咔嚓-」每年最後一課的電視製作(TV Production),人稱胡太的胡何鳳君 (Ellen Wu) 都會舉起相機左拍右拍,將同學最專注的一刻留影,然後沖洗出來放進相簿,以作記錄,今年COMM3733B-TV Production (2021) 的最後一課亦如是。課堂結束以後,胡太說要告訴我們一個秘密,還未開口已雙眼通紅。「今天是我教學生涯的最後一天,我真的很不捨得。」話音未落,站在她旁邊、合作多年的技術員(Wing )便向她遞上紙巾,胡太就像個小女孩一樣,伏在他肩膀上泣不成聲。

胡太與電視及教學的不解之緣,要由七十年代講起。1978年在夏威夷修畢碩士課程後 (按此瀏覽圖2),胡太便應聘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系(現為新傳學院)屬下的傳播研究中心當研究助理,負責搜集資料和撰寫報告。當年新傳系的教職員辦公室、教學課室及實習室分佈在誠明館和人文館之間。79年初,胡太獲授命將被譽為傳理學之父的宣偉伯教授 (Prof Wilbur Schramm) 捐贈給新傳系的私人藏書整理,並收藏於當年人文館的H227室,定名為宣偉伯圖書室,這也是她的辦公所在(按此瀏覽圖3)(按此瀏覽圖3a),亦在這裏認識了她人生的第一位伯樂,78年入學修讀第2屆傳播學哲學碩士課程的,蕭孫郁標女士。提到當年事,她拿起一張陳年照片,形容同事間非常融洽,工餘很多活動。(按此瀏覽圖4)

圖4 余也魯教授家聚

79年尾胡太離開中大,到香港電台教育組(RTHK-ETV)任助理節目主任,早期負責製作教育電視課程節目和後期的綜藝節目,其間結婚並誕下女兒。1987年和記(Hutchison)欲申辦有線電視,於是她離開港台加入和記專線(Hutchison Cablevision)團隊協助申請牌照,重遇團隊領導人蕭孫郁標,與此胡太同時開始在新傳系當兼職講師,教授電視和廣播製作課程。89年和記專線突然宣佈不再籌辦有線電視,胡太便離開和記專線,接受朱立教授的邀請,回新傳系擔任全職實習導師,教授電視、電台製作和新聞攝影。

 雖然不是創校講師,但胡太對中大新傳系的貢獻卻不少。訪問當日,她帶了一大疊泛黃的剪報和一本本陳年相簿,放在最底的是一份被壓得滿是摺痕的文件,打開竟是一張建築平面圖。「你看看這裏寫了甚麼--」胡太指了指文件上角的鉛筆字,「1992年,是錢穆圖書館頂層的擴建草圖。」

圖5 92 錢穆圖書館頂層擴建草圖

她憶述早在78年原本有計劃取用在碧秋樓擬建的一個大型錄影廠讓同學實習,但錄影廠建成後,卻未為新傳系所用,新傳系只有繼續沿用在誠明館由兩個班房改建而成的電視錄影廠做實習。這舊廠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控制室、攝影機、螢幕、佈景等應有盡有。按此瀏覽圖 6)(按此瀏覽圖7)(按此瀏覽圖8胡太翻開當年的相簿,看著同學在這有限的空間仍然認真學習,時光彷彿返回到三十年前,按此瀏覽圖9)(按此瀏覽圖9a對當時的製作情景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甚至還能說岀同學的名字:「這些人認得嗎?就是羅潤輝、蔣治淙 和岑蘊華,現在都當了學院的老師啦!」她拿起相片,看著接捧任教的同學,笑起來眼裏滿藏歡欣。

90年初,中大新亞書院擬將新傳系集中在人文館運作,同時將錢穆圖書館頂層擴建的一部份空間撥給新傳系應用及建造一個全新的電視錄影廠和廣播錄音室,朱立教授隨即將籌劃和設計的工作交由胡太負責,同時也肩負起新傳系各教學和辦公室集中搬遷到人文館的責任,兩個計劃項目(projects)歷時3年完成。胡太憶述當時取得錢穆圖書館天台的圖則後,便開始繪劃電視錄影廠和廣播錄音室的草圖,經過多番與建築署和圖書館人員商討細節,極力為新傳系的需要爭取,務求要設立一個符合業界標準的錄影廠,讓同學能在一個有專業設備的環境下做實習。按此瀏覽圖 11) (按此瀏覽圖 11a

 全職講師生涯維持4年,胡太又再次投入電視工作的懷抱。1993年九倉創立有線電視(後來的有線寬頻),負責牽頭的蕭孫郁標女士誠邀胡太過檔擔任台長,負責營運「進修台」。進修台」是全港首個24小時提供資訉、益智與教育兼備的遙距教學課程(tele-courses)電視頻道,觀眾可接收知識之餘可獲九倉有線電視及合辦的教學機構、如公開進修學院及各大專院校專業進修學院等共同發出的進修証書。按此瀏覽圖 12)(按此瀏覽圖 12a可惜進修台在95年因各合辦機構的支援後勁不繼而停播,改由「新知台」取而代之,仍由胡太岀任台長。「新知台」是個薈萃知識、資訉和娛樂的頻道(infotainment channel),除了外購節目,亦有自製的包裝節目,較為人所知的有96年的十大手術傳真按此瀏覽圖 13和97年的「整形手術傳真」,都曾成為當年傳媒報道的焦點,哄動一時。可是好景不常,正當「新知台」發展漸上軌道之時,在商業掛帥的考慮下又『被停播』。正當胡太要面對去或留的抉擇時,便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二位伯樂,被當時「新聞台的總監趙應春先生招攬為新聞台的節目經理,負責新聞報導以外的其他節目。2000年新聞台擬將辦公室、編採部、廠房和技術支援設備擴展到有線電視大廈地下,並計劃建立一個全新的數碼新聞中心,該中心籌辦的重任又落在胡太身上,負責統籌各部門的要求和需要重置到新的中心運作。

翻開寫上CABLE」的那本相簿,新聞中心開幕當日,她和時任新聞部總編輯馮德雄一同在中心的開幕儀式上,背後就是著名的「有線時光隧道」按此瀏覽圖 14按此瀏覽圖 15,20多年來,設計和佈局皆為人讚賞,可惜今天巳不復存在。按此瀏覽圖 15a)(按此瀏覽圖 15b翌年,新聞台又計劃在中環開設市區辦公及直播室(town center)按此瀏覽圖 16按此瀏覽圖17,方便財經組和外勤工作同事使用,計劃同樣交由胡太執行,如此加深了她對錄影廠設計和運用的熟悉和了解。2002年獲升為助理總監,專責時事及節目。

圖 18 – 2008 冬瓜成熟時

2009年,胡太決定離開服務十幾年的有線寬頻歸園田居。回想在新聞台的日子,最令胡太難忘的是跟前政壇元老李鵬飛先生(飛哥)合作的長壽訪談節目「飛常政經」。按此瀏覽圖 19由2002至2008年間共攝錄了365集,亦即飛哥訪問了365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嘉賓。按此瀏覽圖20飛哥更是個非常專業和沒有架子的前輩,對於節目的製作要求,從不說不。另一個跟飛哥合作無間的節目是4年一度的「直選擂台」,分別在2000、2004和2008年落區直播各候選人的現場對壘,加上飛哥和新聞主播的提問,令現場氣氛熾熱,十分有睇頭。按此瀏覽圖 21)(按此瀏覽圖 22)(按此瀏覽圖 23

本來過著平淡的退休生活,又因為舊老板趙應春先生的推薦,2011胡太接受恒生管理學院的新任命,為學院興建一個全新的數碼錄影廠,今次挑戰更大,計劃由構思、設計、興建乃至財政預算都一手包辦,結果錄影廠順利在2012年完成投入運作,胡太也功成身退。(按此瀏覽圖 24)(按此瀏覽圖 25 )按此瀏覽圖 26但她仍退而未休,2011年中大新傳學院打算將舊有的模擬制式(analogue)設備更新,改建成數碼錄影廠,胡太亦駕輕就熟「四度出山」相助,同學得以在一個有專業設備和緊貼科技發展的環境實習,將所學與業界接軌。按此瀏覽圖27 )(按此瀏覽圖28

教學方面,「早於81年我巳分別在珠海、樹仁及港大校外課程進修部任兼職講師」胡太說。不過93至99年間在中大,她只兼職教授廣播製作(radio production),直至2000年才把課程交港台舊同事楊吉璽接教,自己則再專注在電視製作課程上。「始終製作電視節目才是我的強項」她強調。

教TV pro 30 多年,胡太的課程設計重點都放在錄影廠內的多機製作上(multi-cam operation)。 (按此瀏覽圖29)按此瀏覽圖32同學會先從早年的新聞直播習作,到後期的訪談習作中接觸電視製作的運作和技巧,然後將4個月所學到的知識全然運用到自己創作的一個25分鐘娛樂資訊節目上,「這個final project 佔分最重,十分有挑戰性,不過都是每年同學修讀TV pro最大的誘 因。」她寄望學院新檔案系統完成後,大家可以在網上重溫2000至2021年同學的心血結晶,同時也可在節目中看到不同年代的電視製作潮流和演變。「最令我有印象的還是當年一木 (袁周泰)91年的畢業作品 功課 』。」。除此以外 ,「有好幾個MV和mini-features 都十分有水準。」她強調。按此瀏覽表 1  )(按此瀏覽表 2

談到這20年間的感受,她說在每年的實習課程上都賞試用新的場景和技術 按此瀏覽圖 33) (按此瀏覽圖 34,常常向學院的幾位技術員提出諸般要求,而他們都十分合作,充份支援配合,甚至超時工作也沒有怨言,因為每學年總有三分二的課堂會因製作上的需要而上堂至下午6時。「衷心感謝他們的超時服務。」

圖35 新傳學院技術支援組同事

胡太的課堂,最大特色就是「實戰感強」,讓同學化身為製作團隊,輪流擔任不同崗位,務求能在短短一個學期間「摸熟錄影廠」運作。按此瀏覽圖 36)(按此瀏覽圖37) (按此瀏覽圖38因此每年她的TV pro都只有十數個名額,同學要修讀此科不容易。  多年的電視、教學經驗,胡太一直堅持理論與實踐並重,先向同學簡介電視製作基本原理、運作流程和各器材的使用,再讓同學親身嘗試,明白不同崗位的難處和合作技巧。她笑言每年總會收到同學反映課程太緊湊、工作量太多的投訴。即使如此,每當看著節目能順利完成,甚至製作得有板有眼,眼前的成功和滿足感就會蓋過一切。記得胡太曾跟我們說,人生沒有太多機會可以不受限制地製作自己喜歡的節目,和團隊一起由零開始構思、執行、製作;著我們好好珍惜這段時光。的而且確,或許多年後我們早已忘記在課堂上學過的內容,但當年全班同學一起在錄影廠拼搏、努力向著同一目標進發的日子,定必畢生難忘。(圖a to j – 2011-2021 3733/3733B 學生期終作品)按此瀏覽圖a)(按此瀏覽圖 b)(按此瀏覽圖c)(按此瀏覽圖d按此瀏覽圖e )(按此瀏覽圖f)(按此瀏覽圖g)(按此瀏覽圖h)(按此瀏覽圖i)(按此瀏覽圖j

告別43年的電視及教學生涯,胡太坦言十分不捨,但始終也要退下來,好好和丈夫享受退休生活。一晃半世紀,許多事變幻無常,正如電視廣播系統亦由模擬制式進化為數碼化,唯獨胡太對電視和教學的熱誠一生不變。「有人說人生要有『三老』,老本、老友、老伴,我覺得是時候要把時間留給我先生。」喜歡攝影的她,拿起一張早前外遊時跟丈夫的合照按此瀏覽圖 39,希望疫情過後可再一起周遊列國,拍攝更多賞心的照片。又計劃趁記憶猶新之時,拼合她所知道的和其他同事的資料,輯錄學院的發展史,讓後來的同學可以從過去瞭解現在。

一個畢生致力耕耘的電視人、教學人,見證歷史,也造就歷史。

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