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9-No.3
by Editor
《我是記者-六四印記》一書2019年6月4日下午在維多利亞公園首次公開發售,在集會舉行前15分鐘,3000本全部售罄,我謹代表編委會向讀者致謝,並對向隅者表示歉意。書本在6月5日早上安排加印,前後兩版共印了8000本,估計7月1日遊行街站全部會售出。
2019-No.3, 校友近況
六四 30 周年當天,中環藝文酒吧 Sense 99 舉行六四詩會,「以詩為記」。香港作家、校友黃碧雲(1984年本科畢業)現場朗讀今年五月寫的長詩《模糊記述,六四三十》,並由表演藝術家黃譜誠音樂伴奏。「六四三十,以詩為記」活動由文學雜誌《字花》主辦。
時光荏苒,想不到離開新傳學院已有十二年,加上大學三年,同學提醒:原來我們已相識十五年,接近七分之一個世紀。三年大學生活,除了知識之外,最慶幸是獲得一眾良師益友。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一日,我們一班在十五年前入讀新傳學院的「張佬」莊員,決定一起出走泰國布吉,紀念同學相識十五周年的盛事。
我是2013年來到香港的,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之後,入職了英皇電影,在香港漂泊了幾年,又被公司調回了北京,後來創業成為獨立製片人。沒想到數年之後,能有機會製作一部聚焦港漂群體的劇集,劇的名字叫《我在香港遇見他》,主演是內地的流量小生——曾瞬晞,香港演技小花——顏卓靈,也請到了吳啟華、李麗珍在內的一票資深演員參演。今年4月8日完成拍攝,年底將在優酷播出。
近兩年,我參加了米爾肯國際峰會。去年出席者有時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前英國首相貝理雅。 今年4月,全世界的焦點是人工智能(AI)。中國AI領軍人物李開復,成為今年大會的主角。我和他已是第二次見面了,我於去年10月在洛杉磯某酒店曾與他做專訪。在半年後再碰面,我坐在講台下的第一排中央位置,李開復看見我時,向我點了頭。
我在中學時是唸文商科的。幾年來吸收了不少經濟、會計、企概的知識。高考後對商科感到厭倦,所以選擇了中大新傳。因有些少財經知識,加上後來修讀中文新聞,我畢業後順理成章去了跑財經新聞。
2019-No.3, 學院消息
2019年5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傳播學會(ICA)年會舉辦歡迎酒會。酒會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歐洲其他國家、非洲、中東、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180多位傳播學者參加。院長李立峯主持酒會,歡迎全世界各地的新傳校友以及學院的新朋舊友齊聚暢敘。
2019年5月25日,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傳播學會(ICA)年會舉辦編輯委員會早餐會。共有22位編輯及編輯顧問委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2019-No.3, 獲獎消息
今次能夠在《第三屆恒大商業新聞獎》奪獎,實屬僥倖,主要有賴團隊合作。新聞工作從來不是單打獨鬥,所以很感恩遇到不少良師益友!
2019年的人權新聞獎得獎者,有不少為本院校友,他們分別為:方嬋珠、戴晴曦、林偉聰、潘柏林、陳建平、鄭啟源、吳婉英和鄭思思。
《大學線》的報道榮獲2019年第23屆「人權新聞獎」四個獎項,小編恭喜各位得獎編輯記者!並多謝讀者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
2019-No.3, 交流團
本院於2019年5月15至28日,連同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為期兩周的北京學術交流團。今年共有來自四個實習小組的28位同學參加。是次交流團特別安排了三個專業工作坊,同學可以與當地北京師範大學學生一齊學習後期製作軟件應用例如BlackMagic DaVinci Resolve、音樂創作及混音等。此行亦特別安排了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及北京唱片廠參訪,讓學生親身了解電影電視背後製作流程。
廖雪婷教授帶同十餘名本科生及修課式碩士研究生,於四月三日參訪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外國記者會董事會成員Sarah Stewart、George Russell、Genavieve Alexander及Daniel Ten Kate熱情款待到訪師生,並與同學們分享在港工作的外國記者遇到的挑戰和機遇。
舊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