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歸檔: 2018-No.2

李金銓老師榮休聚餐

校友籌辦了「李金銓老師榮休聚餐」,並於席間送上《相知結緣感恩情》一書,全書由李教授的學生撰文。

相知結緣感恩情 CC@CU, CityU &UMN:前言

我們的李金銓老師(CC)今年退休了。他的40多年教學研究生涯,主要在香港和美國,並旁及大陸和台灣。他的學生眾多,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播學者。在2014年他榮獲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B. Aub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是實至名歸的。

相知結緣感恩情 CC@CU:中大結緣

在給CC的《相知結緣感恩情》一書中,有多位校友撰文,我們在此摘錄了其中一章〈中大結緣〉,讓校友可以一睹這位桃李滿門教授的風采。

依依不捨 歡送陳婉雯及簡仲勤兩位老師

本院在6月28日舉辦聚餐,歡送兩位實習課程老師陳婉雯(Yuen Chan)、簡仲勤(Clara Kan)及教學助理許銘駿(Dennis)。並歡迎校友鍾嘉瑩回巢當研究助理。

陳慧兒 紀念皇甫河旺老師基金的由來

皇甫老師心繫香港的新聞教育,同學也對他念念不忘。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18年1月16日,在校內舉辦了一個懷念皇甫老師的活動,出席的校友憶念有關皇甫老師的往事。期間,大家提及不如成立一個紀念皇甫老師的基金,延續他對新聞歷史及編採工作的堅持。

吳綺文 赴美留學 從媒體到學術發展

不知不覺來到美國讀書已有六、七年的時間。今年五月我終於完成學業,新聞學博士畢業了!這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因為從小到大,爸爸都不喜歡參加各類正式場合 ,他總是說一句「又不是博士畢業」來作藉口拒絕參加我的畢業典禮。今年他終於再沒理由推辭了。 在美國求學的日子裡,實在經歷了許多想像不到的體驗。

劉錦輝 人文館往事:我在Multi-lab玩三國殺

我在學的日子,正好是三國殺風靡中大宿舍的時期。作為走讀生的我,當時已遇上土地問題,感謝學院在給予多元學習機會以外,提供有Multi-lab這個公共空間,凝聚一群同學在課與課之間聯絡感情,足以讓我這走讀生一嚐暢玩三國殺至天昏地暗的滋味。

吳婷婷 由報新聞到講笑話 Mary棟篤笑

兩年前,我選擇跟「傳媒」散band,在迷惘無助之際,原本的業餘興趣「棟篤笑」,意外地成為新的隊友。巧合,就如人生路上出現的無數意外。
我叫Mary,我是一個棟篤笑表演者。

陳凌軒 新傳嫁接戲劇治療

畢業後,在報紙工作過幾年,始終念念不忘我的戲劇世界。跑去美國進修戲劇治療碩士課程。戲劇治療乃心理治療的一種。這種治療方式,端賴的正是戲劇的活動過程。本以為那跟本科是南轅北轍,但那時候一班十六人,竟然三個有傳媒工作經驗。兩年學習,脫胎換骨的修練。

何力高 奮青再踏前路

在剛舉行的第二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我們去年公演的音樂劇《奮青樂與路》共獲得六個獎項,包括「年度優秀製作」、「最佳配樂」、「最佳原創曲詞」、「最佳音響設計」、「最佳導演(喜劇/鬧劇) 」,以及「最佳製作」這個意想不到的殊榮,在此衷心感謝評審和觀眾的鼓勵支持,讓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

林綸詩 由「音樂」寫到「健康」

我一直覺得,讀新聞傳播的人,一定很喜歡「分享」。無論大家畢業後,工作是什麼,始終與「分享」有關。我是在孩子一歲時,開始寫關於健康育兒的文章。要上班,要湊仔,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再寫文,於是在十分累的那一刻,決定在一向寫開的「樂評」及剛開始的「健康」取其一。結果選了後者。

Varsity 25th Anniversary Discussion: Telling Hong Kong Stories

To commemorate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Varsity, we invited some fellow storytellers to our “Telling Hong Kong Stories” panel discussion on April 27 to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elling local stories in English.

「正直的人獎學金 2017-2018」得獎結果

得獎作品及得獎者:
“When No One Calls it Rape” (《Varsity》作品) 李珮盈、楊沂及黃穎然
「旺角街霸」(COMM2740廣播新聞期末習作) 林心怡

舊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