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_3月, 學院消息
by Editor
2019年12月18日,本院舉辦題為「建構公眾真相:媒介、公共空間和公共健康」 (Architecture of Public Truth: In Media, Public Space, Public Health) 的研討會,邀請國際知名組織Forensic Architecture主任Eyal Weizman教授及副主任Christina Varvia女士做主題演講並展示他們的調查案例。
本院於2020年1月18日舉辦了「中華傳播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會議邀請了陳韜文、祝建華、趙月枝、張國良、羅文輝等華文傳播學界的領軍人物做主題演講,同時亦面向華語傳播學者公開徵稿,邀請了來自兩岸三地的八位華人學者討論華文傳播學中特定研究領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
本院「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於2020年1月主辦了第十三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及「性別與傳媒」工作坊。本屆工作坊由邱林川教授擔任常務召集人、廖雪婷教授擔任專題召集人,共有來自兩岸三地的十位學者參加並報告論文,就大中華地區性別與傳媒的相關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2020_3月, 學院消息, 碩士課程活動
修課式碩士課程2018-2019年度畢業班於2019年11月8日在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舉行了拍照日。超過200名老師、應屆畢業生及來賓應邀出席,並在這特別日子一起回憶美好往事,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2020_3月, 碩士課程活動
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碩士課程於2019年11月1日舉行了「傳人對話」講座,香港李奥貝納廣告公司前執行創作總監—何顯漢先生以「文宣攻略—從世界大戰移師到社運前線」為主題,與公眾分享他的獨特見解。當天有超過100位學生、職員、校友及普羅大眾出席講座,並在問答環節中踴躍發問,與演講者進行了深度交流。
2019-No.4, 新聞
8月15日,剛好實習了三個月, 在此寫下我走在前線的記憶。 能夠以實習記者身分在這大是大非時候參與採訪和觀察,是一個巧合,更是一個啟蒙。
6月12日,立會外的反《引渡逃犯條例》修訂示威活動,由和平集會演變成嚴重警民衝突。我們不少四年級的準畢業生當時身處海外,有些正在外地交流,有些正享受畢業旅行。當得知反修例示威事態嚴重後,我們都紛紛趕回香港。
自6月開始,各區街頭演變成戰場。每星期的警民衝突、暴徒手持攻擊性武器無差別打人,見證無數市民、記者流血受傷。每天乘車上班時,心中總帶點不安、腦海飄浮著一些擔憂:今天會否輪到自己遇襲?最終能否安全回家?
2019-No.4
十幾年前,陳韜文教授及其他學者已經建立了一套方法,於七一遊行進行現場問卷調查。不過,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這次「反修例」運動有很多難以預料的情況,我們也不斷嘗試各種方法收集數據。
2019-No.4, 校友近況
2009年一個初秋清晨,我們十二人拖著通宵一晚後的疲乏身軀,在人文館外拍下這張照片。
2019-No.4, 學院消息
魏然博士為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傑出榮退教授,終身講座教授。他現任國際傳播學會(ICA)傳播科技分會副會長。曾任《大眾傳播與社會》學刊主編,新加坡《亞洲傳播學報》和《亞洲傳媒》特約主編,以及九份美國和亞洲的傳播類學術刊物編委會委員。
2019年的秋季學期,我加入了中大新傳學院,成爲一名助理教授。此時距離我開始學新聞,整整過去了15年。
我叫陳力深,新傳舊生。在美國讀完博士和當博士後後,回來當助理教授。
舊文章 «
» 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