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歸檔: 2017_No.2

林秋霞 看見教育的美好

對我而言,有創意的90分,更勝於100分的標準答案。因為這個緣故,在一所中學任教四年後,踏上創業之旅,藉發展一間辦教育的公司,探索各種教育的可能性。誠如愛因斯坦所說:所謂的教育,就是把學校所學的東西全忘光後,所剩下的東西。要學習事物,沒有比親身體驗更好的方法,以下是這兩年累積下來的一些教育理念及相關實踐。

潘悅瑤 生命互相連結之際,就是生命變得豐盛之時

當教師和當記者,有甚麼關連呢?我想,由始至終,我都是本著一個要與人相連結的心,去選擇我喜歡的工作。

陳力深 活色生香的研究題目──手機約會程式

自2009年男同志手機約會程式Grindr誕生之後,各地陸續推出以異性戀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手機約會平台。在美國,為人熟悉的有Tinder和Coffee Meets Bagel。在中國,則有陌陌和探探。這些五花八門的程式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透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來確定用戶的位置。

人文館管家 盧文生榮休

今年7月底,服務學院二十四載的辦公室助理盧生即將榮休。辦公室人來人往,已是家常便飯,盧生退休,感覺卻像是跟一個時代的告別,人文館少了個管家。

李駿碩 讀新聞的影圈初哥

我是花記(Varsity)出身的,實習也在新聞機構,但最後還是投身了電影行業。我不會覺得自己之前所接受的訓練是白費,反而新聞的訓練成了我在行內與同輩不同的地方。《瀏陽河》在鮮浪潮獲得佳績後,喜歡的前輩同我講,我的作品有在年輕導演作品中久違的沉實感。

公關公司海外展拳腳 專訪曾立基

我在中大唸的是廣播,公關科目一科都沒碰過,然而在畢業之初,碰到一家酒店正在成立公關部。當時的酒店總經理認定「唸新聞的應該懂得做公關 」,便聘請了我。一年後我加入當時全球最大的公關顧問公司,先後從事企業傳訊和財經公關工作。1995年,兩位舊同事相邀創業。當時心想,與其為他人作嫁衣裳,不如自己做老闆。便在廿九歲之年,創立了縱橫公關集團,以財經公關起家。

李慧琪 由做記者到起學校

第一所由香港人落手落腳在尼泊爾協助重建的學校終於完成!當中超過九成捐款來自香港,而近七成志工都是香港人。
今年二月中,我回到拉姆瓊縣的吐莉比絲村去看我們協助重建的聖佐堤士華中學,發現最後一步的木門和窗掩都裝好了!課室裡傳來孩子們字字鏗鏘地朗讀的聲音,我偷偷地打開新窗的窗掩,窺看孩子們已在這所漂亮堅穩的學校裡上課,這實令我感到十分安慰。

李安琪 學海無涯──留學英國眼界大開

每個人都有她/他想貢獻社會的方式。當記者是我兒時的夢想,也是我就讀中大新聞系以及其後入行做三年記者的原因。當時心中有團火,想令社會更美好。三年記者生涯,努力製作一些「好故仔」,自己對社會的熱情未減退,但最後也如不少前輩一樣選擇轉行和進修。本文的目的除了分享轉行的經歷,也會介紹進修的原因和途徑。

北京VR遊學團 2017

院長馮應謙教授和本院創意媒體老師潘達培教授和朱順慈教授於5月18-31日帶同十七位本科生到北京交流。遊學團行程主要由北京師範大學安排,目的為學習虛擬現實拍攝 (VR, Virtual Reality),其中五天在北京師範大學了解VR的發展、學習全景影視的拍攝和縫合技巧,還利用北京強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器材與內地學生一同製作了三段VR影片。

韓國學術交流團2017

新聞與傳播學院由2014年起,安排學生暑期赴南韓做短期交流學習,了解當地傳媒文化產業發展。今年步入第四年,金素羅教授和簡仲勤博士結合過往經驗,安排和帶領17位來自不同課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於2017年5月9至14日赴韓交流考察。

碩士生英國學術交流團 2017

英國學術交流團由本院專業顧問黃嘉輝教授和區家麟老師帶隊,在為期16天的行程中,為24名研究生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體驗。儘管參與的學生背景專業各不相同,但在傳播力量的聚集下,感受到的是相同的歡樂。

第八屆中大新聞獎現已接受報名

第八屆「中大新聞獎」現正接受報名✍️ 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會舉辦嘅第八屆「中大新聞獎」現正接受報名 …

繼續閱讀 »

張樹槐 新書《跑出一片天》出版

恒生銀行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兼執行委員會委員張樹槐(Walter)的新著《跑出一片天》,已由三聯書店(香港)有 …

繼續閱讀 »

舊文章 «